在寒冷地区使用预制生化池时,需针对低温环境对微生物活性、设备运行及水质处理效率的影响采取特殊措施。以下是综合多个专业来源的关键考虑与应对方案:
一、温度控制与保温措施
池体保温设计
加盖保温:对生化池(如曝气池)加盖保温材料(如泡沫板、岩棉),减少热量散失,可提升水温2~3℃,维持微生物活性。
管道伴热:裸露的进水、排泥及回流管道需加装电伴热或保温层(如毛毡、聚氨酯),防止冻结。
地埋安装:将生化池埋于防冻层(30厘米以下)以减少外界低温影响。
污水加热
北方极寒地区可对进水预加热(如蒸汽或电加热),确保水温不低于10℃,避免微生物代谢停滞。
二、微生物活性维护
调整运行参数
提高污泥浓度:冬季前将污泥浓度提升至5000mg/L以上,弥补低温导致的活性下降。
延长污泥龄:减少排泥量,将污泥龄延长至20天以上,增强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优化曝气:调整曝气时间与强度,避免过度曝气导致热量流失。
投加低温菌种
使用耐寒菌种(如低温硝化菌、COD降解菌),增强系统在低温下的处理效能。
三、设备防冻与维护
关键设备防护
鼓风机:水冷装置的回流水管与进水管需紧密靠拢,或包裹保温材料(如岩棉)。
泵阀管理:间歇运行的泵阀需保持连续运转,备用设备需彻底排空水分。
结冰应急处理
发现管道或池面结冰时,先用少量热水缓慢解冻,避免骤热损坏设备。
四、冬季运维管理
巡检与安全
清理池面、楼梯积雪,巡检人员需穿防滑鞋,高空作业需暂停。
定期检查保温层完整性,及时修复破损。
水质监测
加强出水COD、氨氮等指标检测,根据数据动态调整药剂投加量或曝气策略。
五、极端气候应对
暴雪天气:及时清除积雪,防止盖板受压变形或堵塞通风口。
持续低温:增设临时加热装置(如热风幕),并监测池内温度波动。
总结
寒冷地区使用预制生化池需通过保温设计、微生物调控、设备防护及精细管理四方面协同应对。核心目标是维持水温与微生物活性,避免冻结导致的系统瘫痪。建议参考《寒冷地区废水活性污泥法处理设计规程》(CECS111:2000)进行参数修正,并结合实际气候条件灵活调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