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生化池内部净化机制主要依靠物理、生物和化学作用,其中生物作用是核心,各作用相互配合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物理作用
过滤与拦截:污水进入预制生化池时,池内设置的格栅或滤网会拦截较大悬浮物,像树枝、塑料、纸张等,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单元造成堵塞和设备损坏。
沉淀:在沉淀区,污水流速减缓,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如泥沙、有机碎屑等,会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淀到池底形成污泥层,从而去除部分不溶性固体污染物,降低后续处理负荷。
生物作用
好氧生物处理:在好氧区域,通过曝气设备通入空气增加溶解氧,为好氧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好氧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通过新陈代谢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例如活性污泥中的好氧菌,会吸附在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溶解有机物上,利用酶将有机物逐步分解转化,同时微生物不断繁殖形成活性污泥絮体,还能吸附和凝聚微小颗粒与胶体物质,进一步去除污染物。
厌氧生物处理:厌氧区域溶解氧极低或为零,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此过程较为复杂,先由水解细菌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如把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多糖分解为单糖等;接着发酵细菌将小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醇类等中间产物;最后产甲烷菌将这些中间产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厌氧处理对难降解有机物有独特优势,还能产生沼气实现能源回收。
生物脱氮除磷:部分预制生化池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在生物脱氮过程中,氨氮先通过硝化细菌在好氧条件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然后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释放到空气中;在生物除磷过程中,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过量摄取磷,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通过排放剩余污泥将磷从系统中去除。
化学作用
混凝:有些预制生化池会加入混凝剂,使污水中的胶体颗粒和细小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絮体,便于后续沉淀分离。混凝剂可以中和胶体颗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其表面电位,使胶体颗粒相互碰撞聚集形成絮体。
氧化还原: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氧化剂或还原剂,改变污水中污染物的化学形态,使其转化为无害或易于去除的物质。例如,利用氧化剂将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氧化为易降解的有机物或直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