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行机制
微生物代谢作用
好氧处理:通过曝气提供氧气,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及能量,实现污染物的降解。
厌氧处理(部分工艺):在无氧环境下,厌氧微生物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部分实现脱氮。
泥水分离:通过沉淀作用将活性污泥与处理后的水分离,污泥回流至反应区维持微生物浓度。
工艺流程
典型工艺(如A?/O):污水依次经过厌氧池(释磷、水解)、缺氧池(反硝化脱氮)、好氧池(硝化、吸磷),通过沉淀池泥水分离。
二、关键参数
参数名称定义典型取值影响因素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水在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影响处理效果和污泥龄6 - 24小时(根据工艺调整)进水流量、池容、污泥回流比污泥负荷(Ns)单位污泥量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有机物量,反映微生物代谢强度0.1 - 0.5 kgBOD?/(kgMLSS·d)进水浓度、污泥浓度、温度容积负荷(Nv)单位池容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有机物量,用于衡量池体处理能力0.2 - 1.0 kgBOD?/(m?·d)池容、进水流量、水质波动溶解氧(DO)好氧池中溶解氧浓度,影响好氧微生物活性2 - 4 mg/L曝气量、水温、水质回流比回流污泥量与进水量的比值,用于维持微生物量30% - 100%污泥产量、处理效率温度影响微生物活性,不同工艺有适宜范围15 - 35℃(最适20 - 30℃)季节、地域、加热/保温措施
注:部分参数需根据具体工艺(如厌氧/好氧比例、是否含脱氮除磷)调整,运行中需通过在线监测(如DO、COD)动态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