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池设备的吊装是安装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涉及设备安全、人员安全及后续运行的稳定性。以下是详细的吊装步骤及技术要点,结合实际案例说明:
一、吊装前准备:确保安全与可行性
设备检查与评估
重量与尺寸核对:根据设备铭牌或设计图纸确认池体总重量(如50m?玻璃钢生化池约重9-10.5吨)、长宽高尺寸(如长6m×宽3m×高4m),选择匹配的吊车(如25吨汽车吊)。
结构完整性检查:检查池体是否有裂纹、变形,尤其是拼接缝、法兰连接处是否牢固,避免吊装时开裂。
重心标记:在池体顶部对称标记4个吊点(间距为池体长度的1/3),并标注重心位置,便于吊车司机准确操作。
案例参考:某污水处理厂因未标记重心,吊装时池体倾斜,导致设备损坏和工期延误,后通过重新标记重心并增加平衡配重解决。
场地与工具准备
场地清理:清除吊装路线上的障碍物(如管道、电缆、临时建筑),确保吊车支腿展开空间(支腿距池体边缘≥3m)。
吊装工具选择:
钢丝绳:根据设备重量选择直径≥16mm的钢丝绳,长度需满足吊装高度要求(如吊装高度10m时,钢丝绳长度≥20m)。
卸扣:选用额定载荷≥10吨的卸扣,与钢丝绳匹配使用。
平衡梁:若设备长度较长(如>8m),需使用平衡梁分散吊点受力,防止池体变形。
安全防护:在吊装区域设置警戒线,悬挂“禁止入内”标识,配备安全员全程监护。
二、吊车定位与支腿展开:确保稳定性
吊车定位
根据池体安装位置和吊装路线,将吊车停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坡度≤3°),避免在软土地基或回填土上作业。
调整吊车臂杆角度(如45°-60°),使臂杆末端与池体吊点垂直对齐,减少水平分力。
案例参考:某工地因吊车停放位置不当(距池体边缘仅1.5m),支腿下沉导致吊车倾覆,后通过重新选择停放位置并加固地基解决。
支腿展开与加固
展开吊车支腿至较大跨距,使用水平仪调整支腿水平度,误差≤5mm/m。
在支腿下方铺设钢板(厚度≥20mm)或路基箱,分散压力,防止支腿下沉。
检查支腿锁定装置是否牢固,避免吊装过程中支腿滑动。
三、设备捆绑与起吊:准确控制受力
设备捆绑
钢丝绳捆绑:将钢丝绳绕过池体顶部吊点,使用卸扣连接,确保钢丝绳与池体接触处垫橡胶垫或麻布,防止划伤表面。
平衡配重:若设备重心偏移(如池体内部有填料或设备),在轻的一侧增加配重块(如沙袋或钢板),使重心居中。
案例参考:某生化池因内部填料分布不均导致重心偏移,吊装时倾斜角度达15°,通过在轻侧增加2吨配重块后恢复平衡。
试吊与起吊
试吊:缓慢提升设备至离地面200-300mm,静止5-10分钟,检查钢丝绳、卸扣、支腿是否松动,设备是否水平。
正式起吊:确认无误后,以匀速(≤0.5m/min)提升设备至安装高度(如基础上方500mm),过程中专人指挥,吊车司机与信号工保持通讯畅通(使用对讲机或手势信号)。
旋转与移动:若需调整设备方向,缓慢旋转吊车臂杆,避免急停或急转导致设备晃动。